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羊快疫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20-08-14 

  魏纯学     高级兽医师     银川市西夏区动物疾控中心

  2020年8月13日

  引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,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羊突然发病,病程极短,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。

  1、流行特点

 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,耕地及沼泽之中。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,芽胞进入羊消化道,多数不发病。在气候骤变,阴雨连绵、秋、冬寒冷季节,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,腐败梭菌大量繁殖,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。

  2、病原学

  病原为腐败梭菌,革兰氏阳性的厌氧大杆菌,菌体正直,两端钝圆,用死亡羊的脏器,特别是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后镜检,常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,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。在动物体内外均可产生芽胞,不形成荚膜,可产生多种毒素。具有致死、坏死特性。发病羊多为6~18月龄的绵羊,山羊较少发病,主要经消化道感染。

  3、流行病学

  腐败梭菌通常以芽胞体形式散布于自然界,潮湿低洼的环境可促使羊发病、寒冷、饥饿和抵抗降低时容易诱发本病。常呈地方性流行,发病率约10%~20%,病死率为90%。 

  4、临床症状

  羊快疫羊突然发病,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,常常在放牧途中或在牧场上死亡,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。有的病羊离群独居,卧地,不愿意走动,强迫其行走时,则运步无力,运动失调。腹部臌胀,有疝痛表现。体温有的升高到41.5℃,有的体温正常。发病羊以极度衰竭、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。 

  5、诊断

  在羊生前诊断本病有困难,根据临床症状只能初步诊断,死后剖检可见真胃出血,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验。

  抹片镜检:用死羊肝脏的被膜触片、染色、镜检,可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。

  分离培养:常用葡萄糖血琼脂和肉汤分离病菌后作生化试验。

  动物试验:将新鲜病料肌肉注射小鼠或豚鼠,常在24h内死亡,立即采脏器做触片镜检。 

  6、防治措施

  大多数病羊来不及治疗即死亡。对那些病程稍长的病羊,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,每只羊每次160~320万单位,每天2次,或内服磺胺嘧啶0.1~0.2g/kg体重,每天2次。辅助疗法是:强心、补液解除代谢性酸中毒。可用含糖盐水500~1000ml,5%碳酸氢钠100~150ml,10%安钠咖10~15ml,混合后静脉注射,或内服20%石灰乳,每次50~100ml,每天1~2次。对可疑病羊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,如饮水中加入蒽诺沙星,或环丙沙星。

  在疫区内的羊每年应定期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苗(羊快疫、羊猝狙、羊肠毒血症)或五联(羊快疫、羊肠毒血症、羊猝狙、羊黑疫和羔羊痢疾),灭活疫苗。用量按疫苗使用说明书。加强饲养管理,防止羊受寒冷刺激,严禁吃霜冻饲料。